民眾參與國際活動

國際論壇

    臺南,作為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城市,擁有深厚的人文底蘊。這座城市見證了臺灣四百年的島嶼變遷,如今也面臨人類世下,城市與生態共存的治理新挑戰。為探討城市與水體之間的複雜關係及社會文化流變,並借鑑國內外在治理典範轉移的策略經驗,本論壇試圖打造為一個跨國界、跨領域的交流平臺,讓臺灣與世界攜手合作,共同應對地球存續的挑戰,推動臺灣的永續發展。

    論壇為期兩天,將聚焦於兩個核心主題:流域治理與流域文化。在流域治理部分,我們將與荷蘭和日本就創新治理與生態治理(Ecological Governance)的經驗進行對話。除了分享這兩個國家在流域治理的精彩案例外,我們也將特別探討這些案例背後的治理制度設計、社會溝通過程,以及公私協力的運作情形。第二天的流域文化主題則邀請了與臺南有相似殖民經驗的馬來西亞,聚焦於港口城市在貿易與經濟發展之際,如何維持族群聚落、歷史保存以及河海系統的生態平衡。臺灣的經驗則與本次展覽「從河而來」的主題相呼應,從空間縱剖面的視角探討臺南與河流之間的關係。

    2024/09/13(五)-14(六)09:10-17:30
    地點:臺南市美術館2館 跨域展演廳(臺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1號)

    DAY 1 臺南400 x 流域治理

    議程
    08:40-09:10
    觀眾入席、兌換同步口譯機
    09:10-09:20
    10mins
    司儀開場、長官致詞

    專題一 日本

    將河流視為區域發展的骨架,城市與河流的銜接與整合管理

    09:20-09:25
    引言
    主持 黃世輝
    09:25-10:25
    60mins
    日本經驗講題
    講者 吉村伸一
    10:25-10:30
    5mins
    換場
    10:30-11:30

    60mins
    日本經驗講題
    講者 渡邊豐博
    11:30-12:30

    60mins
    對話與座談
    主持:黃世輝
    與談:吉村伸一、渡邊豐博、楊志彬
    12:30-13:30
    中午休息

    專題二 荷蘭

    嚴峻氣候變遷挑戰下的荷蘭流域創新治理與社會溝通

    13:30-13:40
    10mins
    短片欣賞
    13:40-13:45
    引言
    主持 龔卓軍
    13:45-14:45

    60mins
    水之旅程:從規劃到想像
    講者 Jan Derk Diekema
    14:45-14:50
    5mins
    換場
    14:50-15:50

    60mins
    傾聽北海的政治之聲
    講者 Harpo’t Hart
    15:50-16:20

    30mins
    茶敘交流時間
    16:20-17:20

    60mins
    對話與座談
    主持:龔卓軍
    與談:黃恩宇、Jan Derk Diekema、Harpo’t Hart

    DAY 2 臺南400 x 流域文化

    議程
    09:00-09:30
    觀眾入席(短片播放)
    09:30-09:40
    10mins
    司儀開場

    專題三 馬來西亞

    自然與文化遺產的挑戰:馬來西亞的河海新視野

    09:40-09:45
    引言
    主持 丘如華
    09:45-10:25
    40mins
    從一滴水开始
    ——雪蘭莪河的自然課室
    講者 庄白祺
    10:25-10:30
    5mins
    換場
    10:30-11:10

    40mins
    聯接東西洋貿易的馬六甲海峽歷史名城——檳榔嶼喬治市與馬六甲
    講者 黃木錦
    11:10-12:10

    60mins
    對話與座談
    主持:丘如華
    與談人:庄白祺、黃木錦、黃瑞茂
    12:10-13:30
    80mins
    中午休息

    專題四 台灣

    從河而來:府城歷史的新視角

    13:30-13:35
    引言
    主持 謝仕淵
    13:45-14:15

    40mins
    曾文溪與台南的長時限人地關係
    講者 劉益昌
    14:15-14:20
    5mins
    換場
    14:20-15:00

    40mins
    台南流域的風土。萬物。地方
    講者 葉杏珍
    15:00-15:05
    5mins
    換場
    15:05-15:45

    40mins
    由臺南市福安坑溪水文歷史研究開啟的都市保存視野
    講者 顏世樺
    15:45-16:15

    30mins
    茶敘交流時間
    16:15-17:15

    60mins
    對話與座談
    主持:謝仕淵
    與談:劉益昌、葉杏珍、顏世樺、龔卓軍
    DAY1 專題:日本

    將河流視為區域發展的骨架,城市與河流的銜接與整合管理

    臺灣近年來積極推動「前瞻基礎水環境計畫」及「中央管流域整體改善與調適計畫」,致力於水岸縫合與生態廊道的串連。然而,在實務操作上,土地管理與河川管理的銜接與整合面臨很大的挑戰。相比之下,日本以河流作為城市和區域發展的骨架,得以長期推動並發展出靈活且具整體性的流域綜合管理,創造了有利的空間,並孕育了許多成功的河川營造範例。本場次首先由吉村伸一分享,如何將自然復原的思維融入區域政府治理,並以橫濱多條河川污染改善的案例作為輔助說明;渡邊豐博則深入源兵衛川,探討如何在民間組織與集結能量,發動環境和社區行動的實際案例。

    專題主持人:黃世輝(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教授)
    專題與談人:楊志彬(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秘書長)

    DAY1 專題:日本

    將防洪與環境、歷史和文化相結合思考:以豐富當地環境的視角

    日本在1990年公佈了「創造多自然型河川的方針」,並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推行。然而,其中大多數措施僅是基於防洪計劃,亦即確保洪水不超過河川最小截面的前提下實施。在1997年修訂的「河川法」和「河川整治計劃」中,雖然有提到與環境、歷史和文化相關的內容,但因河川開發而喪失的環境構成元素、修復河川的相關措施以及河川與城鎮之間的關係,並未納入「空間規劃」的範疇。因此,「防洪與環境之間的權衡」問題並沒有得到有效改善。我們認為,有必要將其轉向一種包含防洪、環境、歷史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新型「河川空間規劃」。「地域性的社區營造」方法在作為國家土地與地區政策的河川規劃時,將發揮相當大的作用。 橫濱市在1981年的新綜合計劃中,成立了河川環境整治專案小組。具體內容包括「復原河川的自然」、「水邊據點」和「河邊步道」三個項目。然而,「水邊據點」所需的河川區域遠遠超出防洪所需的河川區域邊界,是一種綜合開發河川及其周圍環境的方式。在「和泉川東山的臨水區域」中,我們將河道延伸至相鄰斜坡森林的邊界,並利用橫濱市的綠地保全制度來保護這些斜坡森林(私有林),使河川與樹林能夠以一體化方式進行開發與展示。我們在鼬川(いたち川)也實現了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的水邊營造,例如「稻荷森林的濱水區」,這種方法既繼承了原有的農業風景和生態豐富的自然環境,又能喚起當地的歷史記憶,重建河川與人之間的關係。 在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中受創嚴重的岩手縣陸前高田市,國家制定了將整個市區地面抬高約6公尺的重建計劃,並在川原川的兩岸規劃了公園用地。由於地面抬高,地面到河川的深度變為原先的三倍(約 9 m)。我們通過將河川與公園一體化開發,成功營造出一個使人們感受不到高度差異的臨水空間。在經歷巨大變遷的市區中,川原川依然保持著古老的自然運行,從冰上山(氷上山)流向廣田灣。這條河川不僅延續了自然的生命力,也記錄了河川、人與城市之間的歷史。川原川將在震後嶄新的土地上,持續刻畫出與河相伴的城市生活景象,並在未來世代中發揮重要作用。 我相信,河川營造的真正目的是豐富當地社區的生活環境。我希望河川不僅僅是防止洪水的通道,更是能夠提升社區生活質量的空間。因此,擴大河川的空間,並將其與周邊環境緊密結合,至關重要。河川營造也是社區營造的一種形式。

    圖說:日本橫濱和泉川東山的水邊

    圖說:鼬川稻荷森林的水邊

     

    吉村伸一(吉村伸一流域計画室代表 |EA協会 副会長)

    1948年出生於北海道。1971年畢業於室蘭工業大學土木工程系,同年進入橫濱市政府工作。1977年至1994年間,任職於下水道局河川部。1998年起擔任現職。主要合著作品包括《自然環境復原技術》(朝倉書店,1992年)、《超越多自然型河川營造》(學藝出版社,2007年)、《日本文化的空間學》(東信堂,2008年)等。憑藉橫濱市的「和泉川東山的水邊・關原的水邊」及佐賀縣的「嘉瀨川・石井樋的復原」設計,榮獲土木學會設計獎。

     

    DAY1 專題:日本

    與市民、NPO、行政與企業協作,創造水與綠色豐富的社區—Groundwork三島的技巧與成果

    1961年之前,三島市富饒的水資源和流經城市的清泉,被譽為「水都」。然而,隨著上游地區不斷抽取地下水,三島市的湧泉水量逐漸減少,水質惡化,尤其是源兵衛川,因垃圾、污水和淤泥的堆積,變成了一條散發惡臭的污染河流。為了恢復家鄉原貌,1992年,Groundwork三島成立,開始推動源自英國的環境改善運動。由設計者和生物學家組成的專家團隊,進行了詳盡的環境調查,並設計基於生物多樣性的整治計劃。經過市民、政府機關、企業等多方參與,如今,源兵衛川重現孩子戲水、螢火蟲飛舞的美麗景象。

    此次論壇,重新觀察當時面對環境惡化的水之鄉三島,以及並未團結的市民、NPO、政府和企業的現實狀況,Groundwork三島是在什麼樣的契機下開始發展?如何構建點到線、線到面、自下而上的方法。

    本次主要介紹Groundwork 三島的工作內容包括,對污染的源兵衛川進行河川改造的過程,以及環保形河川建設的概念。同時,介紹數個案例:推動營造松毛川森林、境川、清住綠地湧水公園,以及三島梅花藻之鄉開發的河川環境營造技巧。此外,我會介紹Groundwork三島的活動成果所帶來的社會連鎖反應,並基於這十幾年受臺灣朋友邀請,所累積對於臺灣的了解,展望Groundwork 臺灣的發展潛力。

    渡邊豐博(「Groundwork三島」常務董事)

    1950年出生於日本三島市,是個身高183公分、體重100公斤的超級巨漢,因此被暱稱為「巨人先生」。三島巨人渡邊先生畢業於東京農工大學農學院,1973年進入靜岡縣政府工作,2008年開始於都留文科大學擔任教授。渡邊先生在自己的故鄉三島市展開日本最早的Groundwork活動。多年來以地產官學經歷,推動市民、NPO、企業、政府共同協力進行環境營造運動,常掛在嘴邊的環境保育活動口號是「右手鏟子、左手啤酒」

    DAY1 專題:荷蘭

    面對嚴峻氣候變遷:荷蘭的創新治理與社會溝通

    為了應對氣候變遷帶來的嚴峻挑戰,荷蘭在流域治理和水體城市規劃方面的經驗和成果備受國際關注。本論壇特別邀請了北海大使館計畫的策展人 #Harpo’tHart,分享他們如何通過這項環境藝術行動,成功將北海的生態議題帶入歐洲議會。此外,荷蘭藝術家與城市創造者 #JanDerkDiekema 則帶進城市規劃的視角。他活躍於國際港市藝術聯盟(Port Journeys Network),該聯盟連結了全球港口城市,以全球視野重新審視不平等、社會問題與城市規劃等議題。我們期待這兩位藝術跨界者,展示藝術與科學跨領域合作的力量,並說明藝術如何成為促進社會變革的工具,從而展現荷蘭在流域治理上的創新發展。

    專題主持人:龔卓軍(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教授)
    專題與談人:黃恩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

     

    DAY1 專題:荷蘭

    水之旅程:從規劃到想像

    在簡要介紹了我作為藝術家、城市計畫師和組織者的工作後,我將帶領大家走進我的家鄉——荷蘭格羅寧根。

    我將描繪景觀、城市規劃和水體治理之間的歷史與文化背景。我認為,闡明過去幾個世紀以來,對海岸線、河流和海洋的治理變遷是很重要的。我將重點講解荷蘭的水體治理,特別是格羅寧根市及其所在地區的情況。

    從歷史走向現狀,我將解釋自然與建成水體在城市規劃中長期被視為問題的原因,以及如今這些水體如何被適應甚至被接納。我會簡要呈現一些具體實例,說明水體治理如何應對當下和近期的挑戰,並呈現某些治理決定所引起的正面和負面影響。

    作為藝術家和藝術研究計畫的組織者,水道、港口城市及其海內外聯繫是我的主要靈感來源。我會講述我在藝術計畫中如何探索城市、港口和水道,並觀察在地社區、人際交流以及關係網絡如何重塑城市紋理。我力求融入現有結構,並尋找答案:我在哪裡,這裡發生了什麽,為什麽會以這種方式發生?理解既有的歷史脈絡、現今的生存狀況以及未來的可能發展對我來說很重要。經過反思,我從中提煉出故事線,並創作出藝術作品。

    我將重點介紹兩個藝術計畫。第一個是《北海巡航圖》,我和研究員Stephen Ramos沿著一條從北海底部到銀河系的網路數據電纜進行探索。在我們的旅程中,我們親臨Eemshaven港口內陸的多種基礎設施並見證了社會發展的經過。

    第二個正在進行中的計畫研究東京灣周邊城市居民與水體之間的關係。在我的探索中,我觀察到人們如何規劃城市,以及他們如何與海洋相互作用,包括喜愛、恐懼、尊重或利用海洋。

    在講座的最後,我希望將我的藝術創作與作為藝術家的責任,連結到本展「我們從河而來:流域千年・文化共筆」。我期待通過這次計畫以及未來的合作,激發大家對水體的不同認知,並在各自的專業領域承擔起應有的責任。藝術家、規劃師、科學家、歷史學家、政治家和商人之間的全球性思想交流、資訊共享和靈感啟發至關重要。

     

     

    Jan Derk Diekema(藝術家、城市創造者)

    Jan Derk Diekema,1981年出生於荷蘭格羅寧根,自我定位為藝術家與城市創造者。他以跨領域的方式從事藝術工作,涉及電影、攝影、研究型創作和寫作。其創作主題包括地理、歷史、基礎設施與文化交織而成的城市網絡與系統。他特別關注港口城市及其和海外及內陸的聯繫。港口城市透過貿易、移民、水體治理和氣候變遷等議題,尤其是交流過程中衍生的衝突,展現出獨特的魅力與特質。他深感這些城市相互映照與呼應,體現出韋伯工業區位理論中因文化和環境差異所形塑的不同區位導向。這些系統中蘊含著未被講述的故事,揭示了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的洞見,涉及全球各地城市和社會中出現的不平等、社會與城市規劃等問題。在這些領域,他尋找啟發性的議題,並將其融入自己的研究型藝術計畫。

     

    作為城市創造者,Diekema在閒置建物和空間發起各式計畫,包括共居、藝術家居所、創意孵化基地等。這種「由下而上」的城市規劃和實踐源於占屋運動,為空置的地點注入短暫但充盈的生命力。

    他是多個(國際)網絡與平台的創始人、組織者及活躍成員,如Art Indeed、國際港市藝術聯盟(Port Journeys Network)、港口未來組織(Port Futures)以及社會流動/超級文化旅人(Social Logistics or Hyper Cultural Passengers)。這些平台圍繞他形成了知識、人際和機構的重疊網絡,他在此結構中組織藝術家交流、藝術研究計畫和講座。

     
    DAY1 專題:荷蘭

    傾聽北海的政治之聲

    我將介紹「北海大使館計畫」的使命和方法。北海大使館和一個跨領域的團隊合作,包括藝術家、科學家、社會運動家、設計師和律師。我們相信北海屬於它自己,因此應在政治、社會和法律中得到更好且更直接的代議。「北海大使館計畫」強調多物種(more-than-human beings)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並未被充分且有效地揭示,而這個缺口正在危害人類及其他存有物。

    「representation」是關鍵概念,它既可以是事物在美學意義上的再現或描繪,也可以指稱政治上的「代議」或法律上的「代理」。在我們的計畫中,representation 的政治與法律意涵同等重要。若我們想要改善面對水體以及北海的方式,就必須在政治和文化上都作出變革。

    為了呈現我們傾聽北海政治之聲的方法,以下將介紹現在跨領域團隊內進行的一些工作。

    從「傾聽」到讓北海的聲音「被聽見」,我將談到我們在2022年於海牙和平宮進行的模擬法庭。這是一場實驗,旨在探索如何讓北海如同證人或原告一般,在法庭上以最直接的方式發言。為此,我們將跨領域的研究以呈堂證供的形式提交給法官。我們的目標並不在於能否勝訴,而是檢驗這種美學和跨學科的論證方式是否有效。

    這場實驗引導出「自然權」(rights of nature)的問題。我將解釋「北海大使館計畫」對自然權的立場。為了呈現這場運動的多面性,我將介紹「歐洲水體匯流」(confluence of European water bodies)計畫。這是一個由多個國際組織組成的網絡,這些組織像我們一樣,致力於更好地代表各自的水體。這些組織都在各自的背景和脈絡中,以不同的方式處理自然權的問題。

    最後,我們將保留對話空間,以便更深入地討論如何傾聽水體之聲以及代表水體的方法。

     

    Harpo ‘t Hart (北海大使館計畫策展人)

    2018年,荷蘭的一個協作組織發起了為期十年的「北海大使館計畫」(Embassy of the North Sea,非政府藝術組織)。該計畫受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萬物議會」哲學概念的啟發,通過藝術形式展開思辨研究。計畫邀請大眾與專家學者參與實驗性的劇場形式,在這個創意場域中,透過想像「物」的聲音來代表不同社群進行對話,從而促進自然與社會這兩個看似截然不同領域的交流,並發展出新的論述。

    「北海大使館計畫」旨在將由英國、挪威、瑞典、丹麥、德國、荷蘭、比利時和法國環繞的北海,確立為一個能夠為自身權益發聲的法律實體(北海法人化)。通過藝術家、科學家、企業家和哲學家之間的合作,該計畫探索如何賦予北海中的不同存有物(entities)權利與能動性。計畫共分為三個階段:「傾聽北海」、「與北海對話」以及「與北海協商」,並積極介入荷蘭的政策討論,致力於在2030年前實現北海法人化這個的具體目標。這些階段也標誌著著從地方連結到國際串連的轉變,「北海大使館計畫」不僅僅通過建構性的展覽來展示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更致力於長期的草根努力、共識建構和跨學科合作,以積極影響地球的現狀。

    聲音藝術家 Harpo ‘t Hart 是「北海大使館計畫」的策展人。他透過這項計畫提問:我們該如何傾聽迅速變遷的環境?在氣候變遷的時代,我們又該如何聆聽?作為藝術家和策展人,Harpo ‘t Hart 在他的實踐中創造了一個讓非人與生態視角得以被聽見的空間。

    DAY2 專題:馬來西亞

    自然與文化遺產的挑戰:馬來西亞的河海新視野

    馬來西亞檳城與麻六甲的歷史發展與水密切相關。這兩地先後經歷葡萄牙、荷蘭和英國殖民統治,它們位居交通要衝,成為重要的貿易中心。水運不僅連結了城市與周邊地區,促進了繁榮與發展,還帶來了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影響城市聚落的形成與演變。雪蘭莪河流域則是另一重要區域,它供應雪隆地區人民約 61% 淨水,上游有原住民村落、河床與水庫;中游則隨著都市化而迅速開發,土地被闢為油棕園及工業區,並有三個主要濾水站和水源檢測點;下游則遍佈漁村,候鳥及螢火蟲生活在紅樹林生態區。紅樹林與歷史文化密切相關,近年民間團體在環境溪流教育卓有成效。在區域經濟發展的進程中,這些地區面臨自然環境與歷史文化保存的衝突,與臺南的情況相似,透過案例交流,彼此得以互相學習。

    專題主持人:丘如華(社團法人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秘書長)
    專題與談人:黃瑞茂(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DAY2 專題:馬來西亞

    從一滴水开始 ——雪蘭莪河的自然課室

    雪蘭莪河(馬來語:Sungai Selangor)是馬來西亞雪蘭莪州的四大主要河流之一。它全長 110 公里,流域面積 2,176 平方公里,大大小小支流有290個,從東北上游的新古毛鎮流到西南瓜拉雪蘭莪河口注入馬六甲海峽。

    雪蘭莪河流供應雪隆地區人民約 61% 淨水的主要河流域,上游有原住民村落、河床與水庫、中游屬於城市迅速發展、土地開發、油棕園及工業區,三個濾水站、水源檢測的主要點,下游則是漁村、紅樹林、候鳥螢火蟲生態棲息地。

    如果從雪蘭莪歷史出發,雪蘭莪河的上游和下游都是戰爭的基地,馬來皇族內戰鬥權力、英國殖民尋找資源、華人爭錫米採礦地盤,都有記載。1766年瓜拉雪蘭莪(Kuala Selangor,註釋:Kuala是河口)是雪蘭莪首府,18世紀雪蘭莪河下游是運出或輸入的主要管道;19世紀初當英國殖民政府選擇古毛(Kuala Kubu)爲貿易中心,雪蘭莪河流域成爲水路運輸,也是豐富錫礦資源的採集地。

    「水庫」(馬來西亞稱水壩) 與雪蘭莪河流域息息相關。1883年位於古毛的百年水壩突然崩塌,洪水摧毀整個小鎮,民間流傳幾個版本故事,其中「守護神白鱷魚傳說」最爲盛行,並把淹沒的小鎮名爲 Ampang Pecah(意思是破了的水壩)。

    近 120 年後,新古毛再次和水庫結緣。2002 年雪蘭莪州因常制水及供應不足給雪州人民,州政府把兩個原住民村落遷移,面積約600英畝(800個足球場大)的高山森林被水淹沒成了如今的雪蘭莪水庫。水庫容量有 344,529 百萬公升,也是雪蘭莪流域的起點。

    雪蘭莪河流有如此豐富的色彩、歷史故事、上下游充滿亮點,綠芽幫非政府組織因此選擇它作爲推動「從一滴水開始」的社區與環境教育「課室」。綠芽幫親子團課程設計是走讀雪蘭莪河流域。近 90 位父母、青少年和小孩沿着此河不斷地進行探索,發展內容的脈絡,從教育紮根,讓愛大自然與土地萌芽在孩子們的心中。

    2023年五場團集會體驗活動,2024年增加為七場,有逆流走溪、認識水的起源,生態環境觀察、下游走進紅樹林、種水椰樹苗、河口拾垃圾淨河、乘船走出河口到馬六甲海峽的天空之鏡,瞭解潮起潮落。綠芽幫爲了增進社區孩子對自身家園地景和水的密切了解,與當地青年組織聯辦小學生生活營,及「騎車尋寶趣」;其中一位藝青負責人瑋姍表示:「在地球村,哪裏有水,哪裏就有生命,以前的我根本不會去深入瞭解,因爲打開家裏的水喉頭就直接得到的乾淨水源,不會去思考水源的重要性。直到接觸了綠芽幫『從一滴水開始』才知道原來我的家鄉是雪蘭莪河上游,加上當地豐富的歷史文化,以後我能驕傲大聲地向大家介紹我那好山好水好風景的家鄉——新古毛。」

    從一滴水開始、生命如河流,它有說不完的故事,無止境的發現與探索中建立守護環境的價值文化,也強化了人的內心力量。

    庄白祺(社區教育工作者)

    「好玩、愛玩、陪玩」的斜桿媽媽、社區教育工作者。熱愛說故事、喜歡上山下海,除了推動在地社區經營,也導賞親子們戶外學習遊,培育人對土地與自然的尊重與守護。2014年至今擔任「看見十八丁」社區藝術嘉年華總策劃;「再。看見十八丁——十周年環境與藝術行動」策展人。

    2014創辦NGO「綠芽幫」,一個以大自然生態為基礎,守護在地的環境組織;2020年開啟「綠芽幫親子團」,透過三生教育:生命、生態、生活的理念,「從一滴水開始」——雪蘭莪河為自然課室。

    2009年撰寫和編著《廟裏的課堂——八年白小保校抗爭記》,記載曾參與的社區運動。2019年統籌出版第一本馬來西亞兒童皮影社區繪本《老港是我家》,2022年編輯與策劃《看見十八丁社區人文旅遊地圖》中英文版。

    目前也是馬來西亞森林研究院(Forest Research Institute Malaysia, FRIM)和瓜雪天空之鏡海洋生態導賞員。

    DAY2 專題:馬來西亞

    聯接東西洋貿易的馬六甲海峽歷史名城—檳榔嶼喬治市與馬六甲

    東南亞歷史上的馬來王國在西元前3至1世紀,即已出現古吉打王國(羯荼);布央谷文明則在西元3世紀出現,傳自印度的興都教與佛教文化一直主導早期區域史。西元10世紀時,伊斯蘭勢力逐步控制沿海港口城市,14世紀時伊斯蘭教在東南亞進一步擴大影響力,拜里米蘇拉於15世紀創立馬六甲王朝(滿剌加)。1511年後,葡萄牙(1511–1641年)、荷蘭(1641–1824年)與英國(檳城1786年,馬六甲1826–1957年)相繼控制了馬六甲海峽。 《風之帝國:全球貿易的關鍵地帶,海洋亞洲的盛世繁華》使用一個創新的名詞「努山塔里亞」(Nusantaria)來描述海洋因素影響所及的整個東南亞。海洋東南亞最顯著的地理現象就是島嶼、海岸與港口。島嶼與海岸之間透過港口與航道而建立聯繫。浮出海上的島嶼與擁有海岸的大型陸塊為一般人目力所及;航道則因「船過水無痕」,航海家以外的人其實看不出來。海洋貿易路線銜接南北,結合東西,連太平洋與印度洋為一體。 大航海時代的檳城與馬六甲位於東西洋貿易要衝、馬六甲海峽航海路線重要地理位置,由於被西方殖民,逐漸發展成為港口城市,於1826年檳城、馬六甲與新加坡組成為英國海峽殖民地城市(Straits Settlements),由於擁有獨特且豐富的多元文化混合,形成饒富特色的城市文化以及建築空間。中、歐、巫、印等不同文化的人種混合生活聚集在同樣的城市範疇內,建築元素上也互相影響而造成了特殊的產物。歷時兩百多年的發展,不同階段的建築類型都被保存下來,早期城市的發展痕跡至今仍有跡可尋。此外,也由於身為貿易港口,形成檳城獨有的姓氏橋聚落,百年來沿著海岸線臨水而居傳統的人文生活、習俗、節慶也還在延續著,形成了最有價值的無形文化遺產(Living heritage)。

    黃木錦(古蹟修復建築師)

    馬來西亞專業註冊建築師,台灣成功大學建築系 77 級及英國威爾斯大學建築學院。參與擬定檳城喬治市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正式文件的籌備建築師,至申報文件完成及呈上聯合國。申報前積極參與民間非營利性組織檳城古蹟信託會,成立南洋民間文化協會,檳城古蹟警示團隊,文化遺產諮詢團隊,及檳城城市小孩(Anak-anak KOTA)保存修復建築師顧問等,特別針對社會教育對於文化維護的醒覺及認識。

    現任馬來西亞建築師協會北馬分會副主席,檳城州立博物館委員會委員,馬來西亞國家文化遺產部認證文化遺產維護師,曾任喬治市世界文化遺產辦公室古蹟審議委員會委員。申報後目前主要從事古蹟修復、文化遺產保存與發展相關的古蹟諮詢工作。參與修復工作的檳城喬治市潮州家廟於 2006 年榮獲聯合國亞太文化遺產修復獎。

    DAY2 專題:臺灣

    從河而來:府城歷史的新視角

    臺灣專題從地質考古與環境倫理角度出發,從大跨度時間來看待臺南史,從土地與水為主體,再檢視看待乘載人群所產生的歷史與文化。其次,風土飲食研究者在飲食文化之中,幫助農民觀察地表以下有關土壤物理、化學和生物活動等影響作物根系的發展,進而影響作物的生長與收成的資訊,透過踏查走過的一方水土,打開看見土地裡的秘密,並以料理探討背後層層堆疊的一方滋味。最後回到地表與人類行爲,檢視歷史城市中建成環境與自然環境之關係,論述當代的歷史研究調查與多面向的價值,以及在整體歷史都市保存的取徑下,如何重新將歷史水文放回到都市公共空間系統中。

    專題主持人:謝仕淵(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成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專題與談人:龔卓軍(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教授)

     

    DAY2 專題:臺灣

    曾文溪與臺南的長時限人地關係

    臺南市分成丘陵和平原兩大部分,丘陵地區是比較早就形成的部分,但是平原地區則是相當晚期才形成的土地。平原地區形成和海岸進退以及曾文溪的大規模沖積具有密切的關聯,也是今日台南市住民主要的生活場域。

    丘陵和平原土地的形成、人類的生活互動,是層層疊疊反覆發生的過程,可以從一個長時間的尺度來審慎思考人們和曾文溪所形成的這塊土地,彼此之間是如何互動,又如何互相影響。因此,對於嘉南平原核心地帶的臺南市而言,曾文溪這一條野性十足的溪流,是臺南這塊土地的母親,而台南這塊土地又是生活在臺南長達五、六千年以來不同階段人群的依賴。

    考古學家和地質學家反覆的研究這一個複雜的過程,讓我們理解嘉南平原的土地和人群之間的密切關係,值得以現有的理解,提出敘述和解釋。

    劉益昌(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畢業(1983.01),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兼考古學與文化資產中心主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曾長期在中央研究院從事研究工作,專長為考古學,研究範圍為台灣與環南海區域,研究主題包括台灣考古學、原住民與舊社考古學、歷史考古學、東南亞考古學、臺灣史前史、文化資產學、台灣考古學史。研究理念在於書寫以土地為主的台灣人類發展史,採用考古學、民族學以及早期歷史文獻記載和原住民族口傳記錄進行整合性研究,以祈求連結以南島民族為主的史前史以及17世紀以來以漢人文化為主的文字歷史,構成完整的台灣史。

     

    DAY2 專題:台灣

    臺南流域風土——流動的臺南味

    一方水土:臺南地景與土壤的多樣性

    臺南地景從沿海、平原、丘陵,地勢西南低東北高,除特殊之扇形地,河岸脊形地及窪地外,等高線大體南北行。五條主要河流加上全台最多的六個水庫與埤塘,多樣的水文形成平地有低地、脊形地、離海沙堤、小型洪流積扇,小谷,皿地形,殘遺丘陵與臺地等地形,各種地形的土壤各有不同。

    臺南地質屬西部麓山帶,平地土壤絕大部分為沖積母質;來源皆為東部丘陵及山嶺之沖觸物質,為砂岩頁岩及泥岩,含有石灰岩;形成方式,大部分為河成,其沿海一部分為海成,或為河海聯合沖積,小部分為風成。

    臺南氣溫較高,雨量集中於五到九月,土壤易飽和,淋溶甚烈,十月到次年二月則雨量稀少,土壤易乾燥,沿海地區受季風影響,易形成鹽土。土地利用絕大多為耕地,小部份為鹽田或魚塭,耕地利用由灌溉與土壤性質來決定,嘉南大圳與曾文水庫完成後,平原耕地看天給水的耕作限制減少,灌溉水的管理讓農業大幅增產;丘陵淺山坡地利用以發展畜牧與果樹為主要方向,沿海以養殖為主加上冬日旱作為主。

    一方滋味:臺南飲食文化的風土脈絡

    臺南的風土體現在飲食文化之中,大眾對於臺南味的認識常常是一個「甜」字,若能認識踏查走過的一方水土,打開看見土地裡的秘密,那麼料理背後層層堆疊的一方滋味,就有機會讓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因此本次講題將以三個餐桌案例,探討流動的臺南味。

    從沿海、內海、平原,走到淺山,以鹽分地帶,倒風內海與淺山惡地為餐桌主題,臺南味隨著踏查的足跡與看見表土底下的土壤,逐漸呈現清晰的脈絡。

    沿海或沿魚塭或排水溝之含鹽分較高的土壤,旱作需耐鹽性大的作物,例如蔥、蒜,也就逐漸台南的辛香味道來源與來自上游石灰岩的鹽風味;農耕地面積最大的嘉南平原上,因為灌溉水源的管理有著台灣最高產量的稻米與雜糧,提供臺南各式米食與榖香;進入淺山,中繼了人與自然的消長,更能理解傳統食物的緣起與新生的果香。

    葉杏珍(顧食小舖創辦人)

    葉杏珍是臺灣 MOA 基金會三大事業推廣講師,自2021年開始推動「土壤剖面診斷計畫」,透過挖掘土壤剖面,農民可以用他們的感官連結和感受土壤,同時觀察地表以下有關土壤物理、化學和生物活動等影響作物根系的發展,進而影響作物的生長與收成的資訊。她在中興大學接受了土壤科學的訓練,也曾經透過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與高雄微風市集,和農民一起合作,透過消費力量支持友善土地的農業。她也曾是一位綠色餐廳老闆,透過親自前往產地,認識生產過程,與相同理念的農家合作,提供餐廳特色湯品料理,傳達在地時令的食農教育;並且以餐廳經驗輔導台東慢食店家,加強食安觀念與在地食材的應用。

    近年開始與林祺豐主廚以在「食物設計」概念,將食物的風土、物產、 記憶等元素,拆解、提煉出關鍵元素後再進行重組,在既有的文化脈絡之下提出兼具當代消費意識的風土論述。近年的食物設計,已完成「鹽分地帶」、「倒風內海」、「淺山惡地」等以地理風土為基礎共創餐桌上的「共食」與上桌前的「構食」所譜出的複層地景。

     

    DAY2 專題:台灣

    由臺南市福安坑溪水文歷史研究開啟的都市保存視野

    1. 歷史城市中建成環境與自然環境之關係:
      臺灣府城的發展,與地理、水文密切相關。包括了丘陵與德慶溪、坊溪、福安坑溪、文元溪、柴頭港溪、竹溪、五條港等。
    2. 殖民現代性下的自然環境設施化、人工化:
      臺南現代都市化的過程中,自然溪河逐步轉變為都市整體給排水基本設施的一部分。包括今雨水下水道、地下箱涵,截流站等。
    3. 當代的歷史研究調查與多面向的價值論述:
      郊區的竹溪與市區的福安坑溪帶來不同的觀點,前者的水岸公園化,與後者作為都市保存的一環。在福安坑溪調查中,運用了文字、地圖史料,訪談,土地及建物與靜觀資源等各類調查。提出了包括歷史、生態、休憩、觀光等價值。
    4. 開蓋的倡議、願景,以及挑戰:
      開蓋與復育之配套策略,以及在整體歷史都市保存的取徑下,重新將歷史水文放回到都市公共空間系統中。
    顏世樺(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現職:
    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兼任助理教授級專家
    國立高雄大學建築學系 兼任助理教授級專家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 兼任講師

    專長及研究主題:
    空間設計與設計思考
    都市及聚落保存再生議題研究
    歷史空間與建築研究
    再利用規劃與設計
    參與式規劃與社區營造

    指導單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主辦單位:臺南市立博物館
    協助單位: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荷蘭在台辦事處、經濟部水利署(以字首筆劃排列)
    場地協力:臺南市美術館
    執行單位:日青創藝有限公司
    策展人:龔卓軍、洪榆橙、楊志彬